咨询QQ:
      杂志订阅

      编辑

      网管

      培训班

      市场部

      发行部

电话服务:
 010-82024984
 010-82024981
欢迎, 客人   会员中心   帮助   合订本   发布信息
设为首页 | 收藏本页
跨越中等技术陷阱以创新驱动DCIM发展
  • 近年来,DCIM这个概念喧嚣不已。业内人士谈到这个问题时,更有倾向性,将数据中心在线监控管理平台加以泛化、虚化和神化,几乎成为代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志。当下,必须厘清我们的概念,DCIM不是万能的,但没有DCIM是万万不能的。
  • 近年来,DCIM(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这个概念喧嚣不已。业内人士谈到这个问题时,更有倾向性,将数据中心在线监控管理平台加以泛化、虚化和神化,几乎成为代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志。当下,必须厘清我们的概念,DCIM不是万能的,但没有DCIM是万万不能的。
      
      DCIM的确能助力数据中心管理团队成就绩效,但不能舍本逐末,切莫把工具当目的。人是管理和执行的连接点,是战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正如一位老企业家所说,我们用锄头去种地,锄头再多再好,不耕种也没有丰收,创造不出真实价值的锄头,再吸引眼球也没有意义。
      
      如何构建好DCIM,怎样充分发挥DCIM的作用,正常使用好DCIM,发挥体现DCIM的价值,从本质上实现流程再造。
      
      1 目前DCIM需要解决的7大问题
      
      在数据中心和与其配套运维服务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期,个人经验快速成为我们生产、生活历史的时候,速度埋下的隐患,让前行或者高歌猛进、或者陷入迷失。海量信息背后掩藏着问题真相,而问题似乎更严重、更紧迫。
      
      DCIM概念的兴起是为了解决关键动力设备和IT关键基础设施一体化管理,统一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优化。在线实时监测是动态优化的基础,其它功能次之,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为什么大部分数据中心监控管理平台建成后没能发挥作用;
      
      (2)在线实时监测如何分项计量;
      
      (3)建设数据中心监控管理平台的目的是什么;
      
      (4)如何得到正确的数据;
      
      (5)怎样利用好监测数据做好后评价工作;
      
      (6)做到什么程度为好,什么是做好工作的标准;
      
      (7)如何实现平台的转型升级;
      
      在线实时监测是DCIM平台的根本,是基石。我们要用系统思考的方式,整合数据中心内孤立、异构的系统单元,如环境监控、动力监控、资产管理、流程管理等系统,并与现有统一监控平台对接,实现监控报警信息统一管理,实现监、管、控及预防一体的综合管理。我们要用好DCIM这个工具,实现人和DCIM的有机集成,要充分发挥人和DCIM各自优势互补交融,产生功能、优势聚变。
      
      2 系统思考DCIM发展
      
      毫无疑问,科学的管理理论促进我们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能很好地指导DCIM发展。

      通过实践,系统思考这项工具确实能够把DCIM建设改观。共享DCIM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系统思考的巨大功效。
      
      实现DCIM的战略转型,并不是突发奇想,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市场导向。当代科技发展趋势表明,各领域、各学科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多种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源泉。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日益向我们昭示:必须逾越学科和单位的界限,实现多层次的集成。应用现代的科学管理理念,系统思考才能较好地解决数据中心节能运行管理的关键问题。
      
      当面对DCIM中存在的问题,而试着有所作为时,常常因为看不到这些系统原理的动作如何阻挠行动,而感到非常气馁。生态学家汤玛斯(Lewis Thoms)将这种气馁称为“本世纪最严重的无力感之一”。这些系统运作产生的干扰,甚至可以成为放弃行动的借口。然而系统思考的真正涵义不是不行动,而是一种根植于新思考的行动。系统思考这项刚刚在管理学领域中开发出来的工具,最重要、最有用的洞察力是能看出一再重复发生的结构形态。“系统基模(archetype,系统的基础模型)”是学习如何看见个人与组织生活中结构的关键所在。运用系统基模可以发现,各类管理问题都具有公共性,大部分的管理者在直觉上都知道这点。系统基模揭示在管理复杂现象背后的单纯之美,当我们学会辨识更多的基模,就可看出更多隐藏的杠杆解,并能系统地说明问题所在。数据中心节能运行管理系统基模如下:
      
        上面所示基模属于“舍本逐末”类型(Shifting the Burden)由两个调节环路构成,两个都试图解决问题。上面的环路代表快速见效的症状解,它迅速解决问题症状,但只是暂时的。下面的环路虽然包含了时间滞延,它代表较根本的解决问题方式,但等待效果要较长的时间才会显现出来,但它却可能是惟一持久的见效的方式。舍本逐末的结构也说明了许多立意甚佳的“解决方案”,长期来看将会产生副作用,这种后遗症就是不停的平台建设。这种短期而立即见效的诱惑力很大,缓和问题的症状,的确减缓某些压力,但也降低了找出更根本解决问题的念头。此时,潜在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可能恶化。舍本逐末最严重的后果是“目标腐蚀”。想要扭转舍本逐末的形势,需要增强治本的反映与减弱治标的反映。经过反复论证和科学的分析,我们注意加强了如何扭转舍本逐末情势的能力,建立了一个长期的愿景,并投入了足够的时间。渐渐地寻找到了一个长期解决办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3 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积极采用高新技术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大会通过了最终成果文件——《我们希望的未来》。会议成果文件写道,世界各国“再次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为我们的地球及今世后代,促进创造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未来。”大会上,专家明确指出“中等技术陷阱”对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反思DCIM的发展路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亦会对数据中心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数据中心建设发展迅速,相应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兴未艾。运行维护管理在技术上也要有新的跨越,一种技术做熟了,的确需要坚持,更需要的是扬弃,千万不能坐井观天,勇于跨越中等技术陷阱,避免信息孤岛、开环管理孤岛的产生。重点放在如何结合实际、如何注重实施、如何提高使用功能上来,重在过程、重在结果、重在有效性。即不要脱离现有的那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也不要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DCIM的需求和期望在不断变化,市场的竞争、科技的进步等,这些都在促使DCIM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DCIM的永恒目标,从中等技术向更高技术迈进。当下,仅推荐以下新4种技术:
      
      ①颉一软件技术;
      
      ②蓝光存储技术;
      
      ③EPS替代柴油发电机技术;
      
      ④EAC高密度机柜节能技术。
      
      下面对颉一软件技术做一个详解:
      
      创新的数据库透明压缩和虚拟化的专利技术,实时增量备份并透明压缩生产数据库,利用沙盒技术复制虚拟数据库,节省存储空间4倍以上,节省异地灾备系统带宽达到40倍。采用虚拟数据库技术还大大节省数据库软件费用。颉一软件有以下强大的功能和价值。
      
      数据敏捷安全使用:确保数据永续在线,一键恢复。防止逻辑错误,系统误删等重大事故。利用数据库沙盒技术,占用极少资源(100T数据,只需2T资源即可复制8个虚拟库),秒级提供虚拟数据库资源给不同被授权者使用,保障数据资源使用的审计要求,阻止数据外泄。
      
      数据漂移技术:利用数量级节省的带宽资源(40倍节省)和数据压缩加密安全保护功能,采用颉一软件的数据飘移技术,可以将东部的计算和存储需求无缝转移到西部区域的数据中心。
      
      这样可以大力提升西部数据服务能力,均衡东部地区对数据中心资源的需求压力。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性发展对数据中心资源的需求。
      
      软件节能技术:构建超级绿色数据中心,大幅度节省数据中心IT设备资源,节省IT设备耗电。对应于60%为结构化数据的数据中心(金融,电信,央企等),在数据中心PUE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节省数据中心总耗电达26%以上,不难看出。实现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数据中心要求的PUE等指标,若采用颉一软件技术支撑,不仅能耗降低26%,而且节省存储空间和数据安全运行。只有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解决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
      
      4 结束语
      
      DCIM是信息技术和设施管理的综合集成,主要的特性是将数据中心IT关键设备和基础设施所有关联系统的信息与管理进行整合。DCIM工具和流程将改变原有数据中心“环境与动力设备监控的管理”和“IT设备系统与网络的管理”两者间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流程相分离的状态,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能够包含IT系统作为管理驱动的主流趋势。一个有效的DCIM系统才能有效应对数据中心运行维护变化,实现DCIM平台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DCIM发展。
      
      作者简介
      
      辛小光,高级工程师中国人民银行节能减排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负责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及总行机关节能减排管理工作。长期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设计、设备运行管理和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能有机结合。
      
      编辑:Harr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