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QQ:
      杂志订阅

      编辑

      网管

      培训班

      市场部

      发行部

电话服务:
 010-82024984
 010-82024981
欢迎, 客人   会员中心   帮助   合订本   发布信息
设为首页 | 收藏本页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数字经济目前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选择。世界各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 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自动化加速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涌现,深刻影响着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产业生态格局和经济走向。数字经济目前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选择。世界各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2021年8月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9.6%,位居世界第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1年10月18日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了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是一个内涵丰富、范围广泛的概念,在《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和合作倡议》中,对数字经济作出了明确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虽然数字经济的形态非常多元化,模式也很丰富,但是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核心的特点:
      
      1.以数据为核心
      
      随着多年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终端设备和业务流程产生了源源不断的数据。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每个消费者都成了重要的数据生产者。这些海量数据的产生,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新的产品和服务。生产、制造端的数据也从主要用于记录和查看,逐渐成为流程优化、工艺优化的重要依据,进而在产品设计、服务交付等各个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个典型的变化,就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数据交互,推进了商业模式的转变。
      
      2.以“链接”为手段
      
      依照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其节点数的平方。所以网络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电脑的价值就越大,“增值”以指数关系不断变大。
      
      当前移动互联网所取得的成就,为社会提供了极佳的共享平台,数据得以自由地流转其间。近几年兴起的共享经济,便是基于连接的商业创新,它让人们更加便利的使用产品服务,同时实现了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减少了闲置和浪费。
      
      3.以技术为动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了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于是数字基础设施的概念应运而生。摩尔定律代表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CPU的计算能力不断提升。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升级中,越来越强大的计算能力,让数据的创建、存储、使用、分享、归档及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有了质量和效率上的提升。
      
      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开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任务。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和政府,运用多种数字化手段,重构客户体验、业务模式和运营体系,采用全新的方式交付价值、创造收入、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率。
      
      数字化转型包含了四个组成部分: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产业数字化、和政务数字化。
      
      1.数字产业化
      
      “数字产业化”很好理解,即将数字基础设施和相关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造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我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被称为“新基建”。“新基建”是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和“两个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以技术、产业驱动,具备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特征的一系列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总称。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并完善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建设布局。
      
      2.数据价值化
      
      “数据价值化”是这几年新兴的一个概念,即利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公共数据和政务数据的价值转化和流转,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逐步建立起数据要素交易市场。2019年9月,工信部开通了我国首个数据确权平台“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主要是对数据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对数据生产加工服务主体、数据流通过程、数据流通应用规则开展审核及登记认证。北京市于2021年3月设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立以信息充分披露为基础的数据登记平台,明晰数据权利取得方式及范围,建立数据确权工作机制,提供包括数据产品所有权交易、使用权交易、收益权交易在内的数据产品交易服务。
      
      3.产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企业的发展重点。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与实体经济融合、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宏观层面上,在新兴数字技术的驱动下,产业互联网迎来重大的发展机会,一大批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相继诞生。
      
      微观层面上,数字技术在全面重构企业,不仅使生产经营透明化、实时化,还能用数据驱动商业决策,使得决策科学化。有了内外部数据的支撑,企业能更好地识别机会和威胁,更准确地预测未来,为发展和竞争提供强有力支撑。海量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效益。数字技术已成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及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4.政务数字化
      
      政务数字化方面,《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世界各国竞相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政府数字化转型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并且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数据被正式纳入生产要素,更有助于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治理模式正在快速形成,信息化在提升执政能力、改善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公共治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什么要开展数字化转型?原因可以归为五点。
      
      1)国家政策的要求
      
      2021年,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顶层设计中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纲要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2020年8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系统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引导国有企业数字经济时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行业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如工信部、财政部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2020年12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旨在基于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经济形势的挑战
      
      在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市场总体经济的增速已放缓,特别是当潜力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面对着市场开拓、贸易壁垒、核心技术不足等诸多挑战。在经济环境压力越来越重的情况下,企业要应对消极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平稳的运营,并追求长期的成长趋势。这促使企业开始考虑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应对宏观困境的能力。
      
      其次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要求在企业落实绿色节能,改进产品结构,实现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必必须要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以合理的投入来满足监管的要求。
      
      3)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在发展过程要面临不断加剧的行业市场竞争,不仅来源于同行业企业的升级和创新,也来自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切入传统行业市场而形成的全新竞争压力,企业必须学好、用好新的数字技术,借助数字化转型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很多企业管理者已经注意到,市场竞争不仅来源于同行企业的升级和创新,也来自于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切入传统行业市场而形成的全新竞争压力。最近几年,这类案例不胜枚举,例如腾讯的微信作为最大的社交平台,直接冲击了运营商成熟且营收颇高的短信业务。微众银行的出现,则代表着互联网企业直接切入了金融行业的传统市场,并在小微贷领域不断攻城略地。
      
      4)企业运营的需要
      
      从企业自身的运营来看,由于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下,客户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企业需要从产品、服务的转型和升级开始,全方位思考如何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体验的最大化。企业的成功还在于数字化生态系统的构建。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企业需要打造高效的平台,连接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使得内外部人员之间的信息流转更加便利,为创新实践提供成本低廉、访问便利的资源池,并提供丰富、强大的数据分析支持。
      
      5)客户需求的变化
      
      随着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的蓬勃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需求变化的节奏不断加快,对于单一产品的忠诚度也在降低。这要求生产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推陈出新的节奏,否则可能会导致客户群体的快速流失。对于企业客户而言,也要求越来越领先的产品特性、更加合理的性价比和弹性的供给能力。这使得基于数据化手段,实现对用户的洞察提升服务能力,成为了最大化客户价值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市场竞争、企业运营和客户需求这五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因素的影响下,数字化转型成为了政府、企业和各类组织必然要做出的选择,而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三、发展历程:从“上网”、“信息化”到全面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数字化转换
      
      这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数字化转换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跟进信息技术的发展,用信息技术承载原来低效的业务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IT部门、信息化办公室,承担着支撑的角色,即通过软硬件平台的构建来优化执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大量手动的信息处理、传递和存档过程,都被自动化的应用程序和网络所轻松取代。企业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信息流转更加高速,库存周转也大为加快,为后续的商业决策提供了基础。
      
      但是,数字化转换是以提升现有体系的效率为核心的,它并没有根本性地改变产品的形态,也没有触及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上网”,主要特征为电脑、手机的联网,以及无纸化办公的普及。
      
      2.数字化升级
      
      从2010年开始,一些信息化较为完善的企业和政府,开始纷纷进行数字化升级。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开始将数字化手段引入到业务流程之中,上马ERP(企业资源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和OA(办公室自动化)等系统。
      
      这些数字化系统的到来,在简单上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运营效率,改变了业务流程的处理方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每个系统都各行其是,部门之间沟通困难,信息难以整合,无法从统一视角制定决策等问题。
      
      这个阶段俗称为“信息化”,主要特征为自动化工具、数据分析软件和企业资源管理软件等。
      
      3.数字化转型
      
      从2016年开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各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让企业管理者看到了业务创新和技术融合的巨大能量。在这个阶段,企业不仅希望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效率,还积极开拓更多的业务模式和能力。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为:
      
      1)积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手段;
      
      2)开创新零售、车联网等新的商业模式;
      
      3)通过数据分析手段,对业务进行基于数据的决策。
      
      当前,国内一半以上的企业已经将数字化转型视为下一步发展重点,并制定了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数字化转型成长最快的领域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借助视频会议、协同办公、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优化管理体系;
      
      2)通过流程自动化、智慧供应链、智能制造、线上平台、在线客服、自动化流程等手段提升运作流程效率;
      
      3)使用物联网设备、数字化产品、一站式服务来达到产品、服务的创新;
      
      4)加强推广直播带货、电子商务、精准营销、数字渠道等方式创造新的营销模式。
      
      2021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加速。从需求端看,疫情激发企业和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意愿,还会直接创造许多新数字化转型需求。
      
      从供给端看,疫情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还会助推数字化新工具的改进升级和市场推广,升级数字化转型供给端的支撑赋能能力。
      
      四、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1.“1+8”结构
      
      数字化转型贯穿了从产品设计、智能制造到增值服务交付的全过程,因此会涉及到企业
      
      运营的方方面面。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可以分为八个维度,如图表2所示,也可以将其归结为“1+8”的总体结构:
      
      2.产品
      
      产品的转型,体现为功能、形式的设计能够密切贴合客户的需求,因此需要满足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敏捷开发、智能制造等手段,快速跟进消费节奏,并通过增值服务实现最大收益。
      
      3.运营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要做到这几点,就需要在业务流程的设计、执行和优化中,充分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建立起开放的生态系统和运营平台,让上游供应商、合作伙伴和下游渠道也参与到业务流程的执行中来。运营优化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决策效率,实现对消费者的快速反馈,改进服务的客户体验,并合理降低运营成本。
      
      4.客户
      
      因为数字化实现了消费者和企业的直接对接,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和建议可以快速反馈使得产品优化改进的节奏加快。
      
      5.人力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执行主体,人员也需要相应的赋能。人员的素质素养,将极大地影响变革的竞争,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且人员的赋能并不仅仅针对员工本身,它还应该包含企业所构建的生态系统中的相关人员。
      
      6.管理
      
      企业经营者需要依据数字经济的发展契机,思考和明确业务的战略,这涉及制定企业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和产品策略,以及明确数字化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管理者也需要完成数字化领导力转型,更新企业的决策模式,使数据成为决策的关键因素。
      
      7.数据
      
      企业需要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企业的数据能力,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特点,让数据在数字生态系统中安全可靠地流转,实现不可篡改的产品溯源、机构间结算等丰富的模式。
      
      然而,许多企业的大部分数据无法满足基本标准,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大幅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能力。了解不同形式的非结构化数据、来自企业外部的大量数据、利用机密数据并
    整合所有内容,同时清除一些基本上不会使用的数据,是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销售
      
      运用数字化技术,销售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快速地获得客户,达成定单交易,提升客户体验,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体系,让数字平台为营销赋能。例如,在市场分析阶段,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整个营销过程产生的数据,例如顾客评价、顾客质量问题等等,让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利用数据对营销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数据优化,并改进产品。
      
      9.技术
      
      从物联网到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的潜力是惊人的。尽管其中许多技术越来越容易使用,但要理解任何给定的技术如何为变革机会做出贡献、如何使该技术适应组织的独特需求,以及如何将其与当前系统集成,这些都是极其困难的。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构建整合计算、网络、存储等硬件的统一资源池,打造涵盖数据库应用、中间件、消息队列、网络文件等系统组件的平台和API。
      
      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
      
      上文介绍了开展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但是,也必须正视其中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和“陷阱”。下面将逐一介绍一些常见的迷思和应对方法。
      
      1.避免“为了用新技术而用新技术”
      
      在选用技术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为了用新技术而用新技术”的误区。可以在内部讨论时提出下面这几个问题:
      
      1)这种新兴技术是否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
      
      2)是否有助于改进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或者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
      
      3)是否会产生新的业务模式?
      
      4)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5)是否会改善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协作方式?
      
      6)可以带来多少收益?
      
      7)如竞争对手率先使用这新技术,会对自己有何影响?
      
      8)应用这种新兴技术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另外,应用新技术时的一个常见误区,是忽视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而只关注新技术带来的优势、优点,殊不知所有的技术、产品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劣势,必须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特别在一些涉及到重要资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的领域,更要慎之又慎。
      
      2.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转”
      
      与单纯的信息化、数字化相比,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转”,即对于现有商业模式、组织形式、运营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重构和改造。“数字化”只是手段和抓手,企业的转型和政府的改革是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化转型”不能停留在“数字化”阶段,更不能把“数字化”本身作为了目的。相对于依赖于技术的“数字化”(主要是工程问题,部分涉及科学问题),制度建设、决策机制、评价体系上的“改革”更难(制度问题),但是也更有可持续意义。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企业花费了很多成本,进行数字化转型上买了一整套的数字化工具、系统、平台、中台、大屏等等,美轮美奂,但是在制定真正的战略决策时,依然是拍脑袋、凭经验,那就没有达到转型的目的;
      
      如果在对客户提供服务时,没有用数字化方法去分析客户画像,有的放矢,而是依然用传统的商务模式,那么数字化转型也没有成功。
      
      3.在数字化时代,依然要重视“人”的作用
      
      在“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无数企业、组织首要任务的今天,我们可能依然不能忘记:数字化技术是手段、是利器,但是人是根本,是它的执行者、使用者。这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在考虑系统构建、技术选型、数据治理、工具优化等等问题时,还必须想好,员工是否具备使用这些工具的能力和意愿,是否为员工提供了足够的激励机制。否则,再好的工具,也难以发挥足够的潜力。反之亦然,如果员工有充足的信心和战斗力,即使技术工具落后,也一样有机会取胜。需要牢记的是,技术可以帮助人,但是不能取代人。
      
      4.价值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
      
      转型、改革的目的,是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价值。要发现问题、痛点,就必须要对业务本身做深入的调研、剖析、理解和解读。这往往需要行业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而不是简单依靠阅读一些介绍材料、阅读文案就能够获得的,更不能直接套用其他行业或者数字化领域的经验,闭门造车,自以为是,形成“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局面,即使用自己习惯的工具,解决自己想象中的问题,而根本触及不到深层次的核心难题。
      
      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数字化转型中,必须要“懂”业务。这里的“懂”,不是只是看看PPT、架构图,而是要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实践、工作流程、行业技巧,有时候甚至要引入一些行业专家作为顾问或者团队成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行业痛点,才能跟客户内部的专家平等交流、具体沟通,而不是只能浮在面上,甚至提一些自己创造出来的需求,导致在遇到行业专家时可能连话都搭不上。
      
      5.时刻注意合规性
      
      在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网络、数据、服务建设工作,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敏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情况,必须高度加以重视。
      
      特备是随着数据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落地实施,数据安全治理领域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掌握大量数据的企业无疑成为数据合规监管的重中之重,数据合规建设直接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企业尤其是互联网龙头企业必须从依法依规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运作模式,在专业的第三方帮助下,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合规体系。
      
      作者简介
      
      崔伟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博士,1996年至2006年在清华求学。2006年至2016年,作为跨国能源企业高管,在美国、中东、日本、欧洲多国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2016年回国后,专注数字经济领域的科研工作,为多个政府机构、上市企业,设计、实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目前担任数秦科技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裁,清华大学x-lab创新导师,国务院国家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兼任上市公司百邦科技独立董事。在2021年,作为杭州市余杭区数字化改革顾问,设计和实施了“临碳数智大脑”双碳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
      
      2014年,曾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
      
      编辑:Harris


     

  •